昌乐县民政局: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持续服务改善民生
发布单位: 传媒集团 时间: 2017-12-29

  中国昌乐网讯(记者 杨宁 隋海鹏)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“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。按照兜底线、织密网、建机制的要求,全面建成覆盖全民、城乡统筹、权责清晰、保障适度、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。”这对民政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。我们将立足部门职责,按照县委全委会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”的决策部署,以务实的作风,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民政,推动全县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。近日,昌乐县民政局党委书记、局长刘瑞刚接受采访时表示。

  民生,关乎老百姓最切身最真实的需求,看似零散的部分却对一个人、一个家庭、一个社会,乃至一个国家影响深远。刘瑞刚告诉记者,昌乐县民政局在学习领会十九大精神的同时,还将紧紧围绕“民政为民、民政爱民”的理念,紧紧兜牢民生网底,将补短兜底的民生服务工作从细处抓、往实处做、向深处推,时刻把困难群众的冷暖挂在心上,把爱心根植于关注民情、呵护民生的工作之中,用真情搭建起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连心桥。

  今年以来,昌乐县民政局进一步提升社会救助水平,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成效显著。继续提高城乡低保标准,城市和农村低保标准分别达到每人每月500元、每人每年3800元,城乡低保对象9701户13000人,发放低保资金3170万元。加强低保动态管理,新入低保对象577人,取消因条件转好、死亡和收入、财产不符合条件的低保对象2447人。做好低保兜底扶贫工作。加强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街接,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员纳入低保范围,并对190户207人贫困人口提高了低保救助标准。完善特困人员供养制度,农村特困人员集中和分散供养标准分别达到每人每年6100元和4500元,全县有农村特困人员448人,发放供养资金240.1万元。刘瑞刚表示,昌乐县民政局进一步扩大了定点结算医院数量,已与34家定点医疗机构签订服务协议,推行“一站式”即时结算服务,医疗救助6230人次,发放救助资金797万元。实施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制度,有效缓解因病致贫、因病致困问题。对因火灾、交通意外、突发重大疾病等导致生活困难的家庭及时给予临时救助,共为717户发放救助资金190万元。深化民生综合保险制度,由县财政全额投入164万元,帮助突陷困境群众渡过难关。开展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,有4个社区分别创建为国家、省级和市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。

  “郡县治,天下安”,基层治理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扮演重要角色。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,“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重要作用”。围绕基层协商民主建设,刘瑞刚表示,昌乐县民政局拟定并通过县里印发了《关于加强城乡社区协商的实施方案》,各社区成立社区议事协商委员会,推行“8+X”协商模式,确定新昌社区为市级社区协商示范点。推动开展全科政务工作,推进清单服务事项在镇、社区服务中心“一窗受理、全科服务、一站办结”。加强城市社区管理和服务,选取宝都街道西湖社区、县经济开发区昌明社区进行城市社区建设试点,坚持高标准起步、实体化运行,打造“四全一特”示范社区。推行“四社联动”模式,通过政府购买服务、公益创投等措施,引进培育公益慈善、社会养老、志愿服务等社会组织200多家、专业社会工作人才74人。

  社会保障直接关系百姓的切身利益,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,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。围绕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的“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。”“完善社会救助、社会福利、慈善事业、优抚安置等制度,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、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。”刘瑞刚介绍,昌乐县民政局将继续高度重视基层民政服务体系和服务机制建设,结合社区建设不断完善养老、救助等特殊弱势群体服务,开展养老院服务质量专项行动,加强县养老中心设施建设。推进康乐园健康养护中心、东方养老托护中心等养老项目建设,不断满足社会养老需求。发挥城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和农村幸福院功能,为城乡居民老有所养提供保障。创新发展慈善捐助工作,县慈善总会与县扶贫办密切协作,精心组织“慈心一日捐”活动,广泛开展扶贫救助。联合开展贫困大学生救助活动,完善孤儿、困境儿童生活补贴和残疾人“两项补贴”等制度,不断提升民政服务水平。

打    印】  【关闭本页